笔趣阁 > 刀客传 > 第二十六章 王五的报复

第二十六章 王五的报复


第二十七章王五的报复

        话说那王五,被大猫挠过之后心底十分的憋屈,这年头不仅被别的高手无赖欺负,连这畜生也开始比人要猖狂,自己这帮小弟之所以是跟着自己,也是因为不想受别人欺负,偶尔还可以威风一下欺负欺负别人,在这人吃人的大散关能舒一口气,可今天早上委实是有些丢人。这面子要是不找补回来,人心要是散了,自己又要回到那个低头在他人屋檐下吃食的状态,这是王五万万不愿意的。

        一想到此,王五咬咬牙,横下心来,这回一定要拿出一个老大的样子,找那小子要回钱财,若是能顺利,再要回来几两银子最好是不过,那小子身手倒是一般,身边大猫却是难缠,得想个办法处理掉那个小畜生。在自己破烂小草屋里转了几圈,一条妙计上心来,干脆让小弟去药房抓点耗子药,喂给那黑畜生,死了之后再对那小子出手。

        王五想到就做到,立刻让小弟去抓点耗子药,又狠心拿出鞋板底的存钱,去桥门口刘屠户那买了一小坨猪下水,伴着耗子药煮好,拿一根麻绳串起来,为了掩饰药的味道,还加了点大肠,小弟拿着成品捏着鼻子,直呼受不了。也不知自己这下了血本的美味,那大猫能不能赏脸,不过想来也不会太差,这三五条街的猫狗此刻不都虎视自己这梁上美味吗?想到这王五还有些得意,戏文说的那武能定江山,文可安天下的奇才,在市井巷弄也不过如此体现么?谁没有个英雄梦?

        赵构这边借着之前抢来的几十个铜板,总算可以换一身素净衣服,再花钱在调料小摊买了点盐巴和调味,从自己学会下厨之后这么多年,腰间总会挂着这些调料和火折子,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买完这些,赵构开始想自己的行程,此去目的是江南郡,无论是青衣还是自己身世,都引到江南,大散关到江南行程三千里,自己囊中羞涩,若是只身走这三千里,路上盗匪横行,关碟无数,免不了盘剥和争斗,自己现在身负重伤,城外应还有孤影宗子弟在日日监视,要想短时间起身难上加难。

        所以赵构首先想到的是在城中找一个落脚地方,赚一些银子,买一些外用的金疮药,内伤只能靠练气慢慢修补。

        想着就不觉走到了比试台边,此刻台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像是正在进行着什么盛事,横幅上赫然五个大字“九品官人法”,这大散关以武为尊,因此若是选个三品乃至二品武夫,大有人在,可是若是问读书儿郎,却不比江南那边士族林立,书生浩荡。

        只要认得几个大字,都可称作夫子,若是有能讲出四书五经的早早便录用做文书,因此这一年一度的文试,反而是场面巨大,效果甚微。大散关里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废弃了乡品这一环节,中正察官也只看形状而不看家世。

        赵构在小孤山上的时候,因那宋冬烨嗜书如命,不仅时常会送来经典子集,连着那时下大儒著作也时有进行讨论,赵构受宋冬烨影响,对这些年的礼仪变迁和诗书大概也有了解,看这台上冷冷清清,不由得想去一试。

        大散关也有诗书世家:夏侯家,夏侯家三世经营,朝中六部也有身居要职的夏侯兰亭,乃是从三品的吏部右侍郎,夏侯家最为让人忌惮是在边境的管控,从大散关辐射到整个旧燕地,士族无一不出夏侯门。大散关内能和城主府平分秋色的也就只有这夏侯名门了,边境把控着胡马盐茶,和燕支走私的半壁江山,富可敌国。

        夏侯家虎踞龙盘大散关。

        此刻这台上的小中正就是出自夏侯门,虽不姓夏侯,但是千丝万缕总有联系。一个家族想要昌盛,不断补强确是一条重要途径,此刻小中正愁眉苦脸,这大散关一年一试,次次都是水中捞月不得其果,自己原想借着小中正好好捞一笔油水再露个脸,没想到燕北十六州,偏偏是这大散关,这和自己的初衷相距甚远。

        这小中正叫石敬意,初是在晋赵几场大战中奋不顾身,骁勇异常,战功所得也皆散于抚恤伤兵士卒,被夏侯家主所喜,提拔到军中做校尉,加上这石敬意为官清廉,很快得到夏侯家信任。

        这次中正若是能差事处理的好,估计又能官运亨通,谁知确是发到这夏侯家大本营大散关来,这除了原定的夏侯家子弟的官职已经是定数,再想补强一二是万难,塞北何尝有过读书风气,因此这次应该是来面上处理一下夏侯家的家事,意图不在招揽多少人才。

        石敬意呆坐良久,这才第一天,台下只见着三两路过瞧热闹的,几个时辰不见一个人上台来。眼下倒是见着一个小子模样的在台下张望彳亍不行,奇异的是这小子身边竟然还有一只大猫,黑白两色。

        赵构打下决心去谋个差事,文书刻录也好,先活着,于是上台去。

        石敬意见那小子上台来,笑意盈盈,赶忙上前挽着赵构的手,边走边说:“小友可是来评官啊,时下朝廷正在补缺,不论家世只看德行本领,你若是四书五经读得多半,子集懂得一二,我这就帮你写形状评语,次日就可上书衙门补缺。”

        赵构倒是没想到这中正这么热情,一时间适应不过来,但是听得四书五经和东方经典子集,也点头表示懂得。石敬意大喜,连忙记下名字和家籍,以备查验,然后现场调出几句古语让赵构解析,再品评当今大儒著作,赵构一一对答,无一疏漏,看出来石敬意相当满意。

        当即让赵构去大散关的贡院住下,等待家籍查验的结果和考评上报的评语,后就可以补缺,按照惯例,中正如此赏识,是需要进孝礼的,但赵构身上只几个铜板,又不熟稔这官场规则,此事便没有结果,那石敬意能招到考生已是万幸,也不苛求这身外之物了。

        再说那王五煮好下水,四散子弟满大街找那赵构,想找补之前的面子和铜板,很快就有泼皮回来说见着先前那小子换了身皮,去了城中广场,王五未及思考,打包好下水,带着小弟就气势汹汹去往赵构住的贡院。


  https://www.bqbwx.cc/91569_91569733/290327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