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湖剑夫子 > 第六章 山神娶亲

第六章 山神娶亲


日复一日,陈玖凉足足连续三日都在毫不保留的赶路,只希望能尽早着走出林子。

看不到尽头的林子,那夜出奇的静,还有那种不确定的危,总是絮绕心头,使得整颗心都悬在嗓子口,不得落下。

经过前些天的那场雨水的滋润,血龙林里的树木,花草,生长的肥硕起来,树上的叶子也极为茂密。一些树生长密集的地方,都仿佛有了黑夜的感觉。

连续赶路三日,陈玖凉的身子有些支撑不下,此刻的身心俱疲,眼睛干涩,瞳孔满是红丝,每天仅仅只歇息三个时辰,其余时间不禁疲劳过度,只愿尽早离开林子。

可事愿人为,林子就仿佛一综迷阵,又或者是林子真的很大,大到看不见尽头。

长久的奔波,外加身心时刻保持警惕状态,早已累的不行,这会儿实在有些扛不住,只得停下,不管位置是否安全,把自己绑在树枝上,支撑不动的眼皮,彻底合上。

或是长久处在睁开的状态,合在一起的眼皮有些微微翻卷,但这些都不是陈玖凉能够感觉到的。

虽是并未留下任何防护措施的随意熟睡,可这片林子今日却出奇的安静,就像那天夜里一样,仿佛是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一般。

若是平常,在这种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定会出现任何意外,也就真是今日,却难得的安全。

自从陈玖凉走出镇子后,运气好像突然变得好了起来,就像是溧阳镇如一处牢笼,囚固一身气运的牢笼;也可能会是倒霉到了极致,便是好运降临。

这一路走来,虽是迷失位置,但却错开了所有强大的妖兽,就像是沉淀了十五年的好运,突然爆发出现,结果全都用在了避开妖兽身上。

天晴佼行践,春的柔正悄悄转化成酷夏的热,就连大地也都在吐露着不属于春的气息,一阵清风,带起干壑的尘土。

断龙山脉山脊处,站着一位紫衣女子,身形苗条,长发束于背后,那双眸子内蕴星辰,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股仙女般的气质,肌肤白腻,宛如头顶飘动的白云,又如山涧的凉风,给人一种肃杀之意,腰间挂着一块木质令牌,正是同陈玖凉在镇子衙门摸到的那块,刻着“驱魔司”三字的令牌,只不过这块令牌与之前那块又有些不同,好像其中蕴含着某种特殊的气息。

紫衣女子双目所看之处,是血龙林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方圆二十里的断木乱石,还有被雨水填满的深坑,或许再经过三五年,便会形成一处新的水塘,供给整个林子的妖兽饮用。

不知是何等存在,竟会形成如此之大的破坏,这般大的工程,数百名工人,说什么也要好几年才能勉强完成,很难想象竟是一夜之间变成如此。

忽然,一位穿着黑衣的男人突然出现在紫衣女子身边,并半跪着沉声禀报:“少司主,查探清楚了,哪里存在着强烈的妖力和灵气,还有互相战斗过的痕迹,根据遗留下来的线索,应当是一位人族强者追杀一位妖人,看似妖人是处在劣势,至于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而那处战斗过的气息中,好像有一丝禁术存在,但也可能是小人看错了。”

“对了,血龙林里峪阳山的山神,今夜娶亲,宴摆喜宴,并给了小的一份请帖,对方有想宴请少司主做客,不知少司主意向如何。”

被称作“少司主”的紫衣女子,清脆悦耳的声音从口中传出,“看来我们还是来晚了,本来还想说带个礼物回去,给那群老东西高兴高兴,看来也只能带回去这些消息了。

至于宴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山神而已,认为得到朝廷敕令,在此设祠,成为此地神灵,便觉得高高在上,此等人,不用在意。

走吧,回大禹。”

言罢,不知从何处取出一行船舟,外表极其简约,通体木质,船舟内有一船舱,舱内空间足有几十平方之大,可内部只放一张木床和一张茶桌。

紫衣女子轻轻跃起,跳到船头,进入船舟内,控制者船舟向东北飞去。

而黑衣男人则化成一团黑雾,随风而散。

天色渐黑,血龙林阴风阵阵,伴随着唢呐锣鼓声传向四方。

迎亲队伍早早启程,并不是说峪阳山山神有多么急切迎娶新娘,而是打算围绕自己所管辖的范围之内走上一遍。

前不久大禹王朝才在这里设祠,又敕令自己为峪阳山的山神。

而在这血龙林里目前只有自己一位山神,大禹这是何寓意,难道还不明显嘛?

可峪阳山山神看起来似乎有些得意忘形,忘记了神灵要吃香火,而这荒野的血龙林,怎可会有人来祭拜,又怎会有香火的存在呢。

估计一副品质最低等的金身都凝练不出。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心宴摆喜宴,仿佛有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意味。

可峪阳山神真的有这么傻嘛?

答案定是不必然,能成为一座山的山神,岂会是无头无脑之人。

以围着自己管辖的范围,借助这次娶亲,来扩张自己的知名度,好引来一些游离的猎人成为香客,不求多少,只要有一两位即可,通过日积月累,总会有凝结金身的一天。

这便是这场娶亲的真正目的。

蚂蚁丁点也是肉,只要能凝出一副金身,不管品质如何,他大禹都该高看我,在这鸟不拉屎的穷山僻壤,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凝练金身,怎可不被人高看一眼。

之前宴请驱魔司那人,不也是为了香火一事嘛。

要是皇帝看上自己,那断龙山脉的山神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

从山脉形成起,到现在这会,仍是一位山神都不存在,其中原因,可令人但在嘴里,反复咀嚼。

峪阳山山神也不知其中缘由,只知道能成为断龙山脉的山神,并在山脉上设立山神祠,必定水涨船高,平步青云。

迎亲队伍的唢呐声,吵醒了熟睡中的陈玖凉,睁开还未睡好的眼睛,轻柔几下,伸腰打了打哈欠,凝目看向声音的来处。

迎亲的队伍出现在这处林子里,显得有些诡异,但陈玖凉并没有多想,甚至跳下树,对队伍中的喜婆说了些增添喜氛的祝贺之词。

难得在这里遇见行人,又得了一份祝贺,喜婆脸上洋溢着快要装不下的笑容,从袖中掏出两个金色钱币,递给陈玖凉手中。

犹豫着是否该接下这份意外之财,可想了想,还是接了下来,听老张头说过,这叫做送喜,你不收就是看不起这份喜事,也有些诅咒新人的意思。

我祝贺,你送喜,同喜同乐。

得了一份祝贺的迎亲队伍,走起来愈发精神,就像是接下来还能遇上第二个人似的。

等到迎亲队伍彻底消失后,陈玖凉才缓缓收起那两个金色钱币,看不懂这是何种钱币,估计是他国钱币吧。

暂且收起来,说不定日后会有用到之处,就算毫无用处,也是一份喜钱,值得收起。

被打搅了歇息,又碰上了迎亲队伍,困意全无,只好再次爬上树枝,等待着天明,好通过太阳东升,来确认前行方向。

夜里乌漆麻黑的,若是走错方向,那岂不是白走了一夜,还不如在此处歇息一夜,白天才会有精力多赶些行程。

既然一时半会走不出去,那就把这次当作历练吧,练习野外生存技巧,日后这类情况定会还有许多,提前适应,总比日后还要抱怨来得好。

双手枕在头后,靠在树干上,看着满天星辰,脑海里有些想念镇子了,生活了十五年的镇子,说不想,那是假话。

再不久后就是清明,今年没能亲自给爹娘扫墓,心里还是有些自责,或许今后好些年都没能有机会。

早知道就等着清明,给爹娘扫次墓后再走。

当时一腔热血,再加上老张头连哄带骗的,也不知为啥昂首挺胸,毅然决然的离开镇子,也不知为啥发神经似的要沿河走半月,难道心里真的对外面的江湖急不可耐了嘛?

陈玖凉现在想想,心里还是有些疑惑,当时也没觉得,现在仔细一想,好像当时毅然决然离开镇子的时候,心中毫无波澜,这种感觉来的莫名其妙。

都说江湖好,向往着成为侠客剑客,真到了自己走江湖,跟别人说的完全两样,沿河走,困林子,这样的江湖,咋会有滋有味嘛?

一路上除了看水,现在又是迷失林子之中,自己的江湖,简直糟糕透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呆在镇子里,挣点小钱,娶个媳妇,就像刚才那个迎亲队伍一样,接娶自己的媳妇。再生一个娃娃,不对,两个娃娃,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哥哥去挣钱,妹妹就送去学塾里读书,女孩子要文静,更何况你还是哥哥呢,哥哥要照顾妹妹,对吧,哥哥。”

陈玖凉指了指面前的树枝,就仿佛是在对自己的儿子说教一般。

随后又惆怅的自言自语:“娘亲要是给我生一个妹妹就好了,这样我就能挣大钱,好让妹妹能有书读。听说镇上的那个夫子老严厉,经常打人,我要是有个妹妹,看你敢?”,

可心里觉得还好爹娘没有给自己生一个妹妹,不然这么些年,跟着自己光吃苦,那真就是自己这个做哥哥的不负责。

那就以后自己娶个媳妇生个女儿吧,要先生哥哥,再生妹妹,看哥哥欺负妹妹,看爹爹不打你。

看着空中的月亮,想着以后的生活,傻笑起来。

迎亲的队伍又折返回来,估计是接到新娘子,打道回府呢?

这次陈玖凉并没有下树,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有些道理还是懂得。

迎亲祝贺,不亦说多,说多了反而不好,一次祝贺刚刚好,良言胜佳句,亦是如此。

虽然明面上没有祝贺什么,但在心里还是祝贺一次,也由衷的羡慕这对新人。这不刚刚才想着娶妻生子,而别人都已经在娶妻生子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现在都有种莫名的冲动,想要折返回去,然后拖老张头介绍一个姑娘,也娶妻生子,安安稳稳的度过下半生,不走那什么江湖了。

想法涌上片刻后,瞬间烟消云散。

真要是回去了,还真的娶妻生子啊,连自己都快养不活,拿什么去养别人,难道娶了别人后,也要让别人跟着自己过这种吃完上顿愁下顿的生活。

现在想想,好像一个人也挺不错的,也不用担心忧愁什么,无非是过的清苦一些,但习惯了不是。

既如此,那就定个目标吧,就做江湖中的侠客。

等我的侠客故事传回镇子后,老张头也能跟别人吹嘘:我以前是那侠客谁谁谁的团头,要不是我,他也成不了大侠客。


  https://www.bqbwx.cc/79791_79791173/953228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