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湖剑夫子 > 第三十二章 寻书

第三十二章 寻书


盛艳桃花转瞬即逝,被天道时节推向前进,不会永远停在原地,心中滞留随时都会爆发的恶难,也推动着陈玖凉前行。

两次极尽危机之下,单一符箓之道显得有些凤毛麟角的意思,符箓可用以辅助,不可视为首选之道,或许高阶符箓拥有摧城手段,但是在低等之境,就有些弱不禁风。

寻求高等剑谱和术法才是重中之重,同境之内,剑修术士远远强于符箓。

只可惜离开武隆国后,就再也不曾见过任何一部术法剑谱,想来都被掌握在高境修士和宗门手中。

那日所遇见的三名宗族子弟,观其所使之术,必定掌握上等术法,再不济也是中等。

可陈玖凉不知道的是,宗门也分三六九等,术法也有强弱之分,下宗永远比不过上宗,抢不过修炼资源也是必然。

而那三人所修之术则是烂大街的把戏玩意,算不得术法一筹,不然那夜也不会从三人手中顺利逃脱。

离开桃林后,想要去的地方便是大禹,一个大国的都城,定有上等术法和剑谱,而伏梦岭又学识渊博,或许会有解决封存江湖中恶的办法。

只是东洲版图从未正眼瞧过一次,每次所去之地都是朝着大概的方向,一路奔波,也不曾出现过任何意外。

可大禹王朝就不一样,从未去过,也从未听说过,就连溧阳镇属于大禹也只是从伏梦岭嘴里听来的,具体在何方,无从知晓。

或许选择以往的方式,计算出大致方位,然后漫无目的的走着,只要走下去,说不定哪天运气足够好,就能遇上呢?

可惜不会有这种运气,指和算,全然是两种概念,指有确定之意,而算便是估计。

呆坐在一座小山头的山顶,吹着不怎么燥热的凉风,迷茫的思考着所走的这趟忙碌的江湖。

从溧阳镇到血龙林,再到武隆国,最后便是桃林。

仅仅一年的时间跑了差不多小半个东洲,除了武隆国,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停下逛过,不是赶路,就是在赶路的路上,忙碌一年多,江湖丁点变化都没有。

眼下只剩一个半月的时间,从哪里找破解之法。

天地之沧桑,海地之一粟。

万物劫难皆存生。

血龙林困难,生为伏梦岭三人;枯渴灭绝难,生为张清风;武隆血灵难,生为季俗大剑仙;宗族子弟难,生为对方技弱;心中恶难,生为心中江湖;桃林救美难,生为九娘。

可眼前危在旦夕难,生又何在?

陈玖凉仰躺山顶岩石之上,接连叹息,“心中还是离不开师傅啊。”

遇难之际,心里想着的第一位仍是师傅,就算不断告诫催眠,仍会如此,这是心灵慰寄,一时难以改变。

取出酒家那壶喝了一口的麦烧酒,仰头一口气大灌两口,一样的辛辣,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被刺激的咳嗽。

“书上说,江湖人最爱喝酒,酒又哪里好喝,辣嗓子。”,醉醺醺的嘴碎嘀咕着。

深夜渐微凉,春三月末的春风,轻拂人间,因山顶的高度,风速有些极快,春风带走些许脸颊的火烫,拂过肩膀时,宛如一位儒雅先生轻拍了几下,悄然而说,“心病唯有心来医。”

醉酒中的陈玖凉,突然坐直身子,嘴角上扬微笑,突然的明悟。

恶由心生,江湖同样,而想要除掉被封存在江湖中的恶,也只有心来。

恶可解,那四道拳劲又怎解?

好在拳劲虽难解,但不是最致命的,若是祛除心中恶,薄弱的江湖,也能撑上几月之久。

仰头望星空,自觉的举起手中酒壶,学着书中说的,大口喝酒最快哉,张开深渊巨口,喝下一大口酒水,咽下后,终是忍耐不住那股辛辣,咳嗽起来。

晃了晃酒壶,微末的酒水荡壁声传入耳中,或许是酒醉之下驱使,一口闷喝下最后一口酒水。

嗝~

打着一声饱酒嗝,倒头便睡。

星辰流转,月光洒落,春露沾衣。

酒醒时,已是第二天傍晚,松懒的伸了伸胳膊,望着晚霞,取出一块干粮,边吃边下山而去,向着西南方向走去。

心已想通,不管前方之路如何走,都不能耽搁走江湖,一年小半的走江湖,简直糟糕透顶。

一行素白长袍,长发用草绳系在身后,新编制的绿草鞋还算合脚,没了以往的算命先生模样,多了一股市侩味儿。

心中江湖太小,装不下什么,手中无剑,做不了大剑客。

唯有算命小本手艺还看得过去。

师傅说过,儒家书中道理多,处世之道全在其中,明白了心中恶,唯有处世道可解。

尚未走出溧阳镇的日子苦的多,也读不起书,现在身上银子尚可,还能买得起书读。

大禹去不去,已然无谓,缘份到,自然到。

通夜赶路,道法升不上,暂且搁浅,心未定,世间道理还未懂,道法如何能升。

深夜唯有缕缕春风作伴,新生绿叶发出沙沙响声,在这寂静的夜极其悦耳,借助半月的光亮,还能看清前行路。

当骄阳东升时,一座小镇灿然出现前方,陈玖凉练过早三时后,迅速走向镇子。

镇子落地范围足有方圆百丈,外围城墙由通体漆黑石块堆砌而成,高二丈半,城门上刻着一块写着“黑石镇”的牌坊,设立军队把守,排查进出人员。

当临近城门时,明显的能从士兵神色上感到一个若有若无的威严,对排查进出人员极为严厉。

好奇的走到一位士兵面前,掏出二两银子递到手中问到:“官爷,你们这是做啥?为什么感觉要有大战发生一样?”

士兵见有人走向他时,面色警惕,右手紧握手中长枪,做好一击致命的准备,当看到对方掏出二两银子时,这才放松了些,警惕的面孔露出些许微笑。

迅速收好二两银子后忧愁的说道:“东洲乱了,各国之间即将拉响战斗。”

“为何会如此?”,陈玖凉追问道。

士兵想了想,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我那里知道?不过听长官说,好像是武隆国的隐藏手段没了,国力衰弱,正值攻打的时机。”

陈玖凉这才明白那日在武隆国遇到的血灵阵有何用处,感情是消耗报国手段。

“走走走。”,士兵见长官巡查,催促着陈玖凉离去。

领会神意,道谢的点了点头,进入镇子。

镇内算得上繁华,诸多楼阁耸立于此,街道热闹非凡,叫卖声络绎不绝。

陈玖凉拥挤在人群之中,耳边时不时响起妇人砍价的大喊声。

顺势望去,只见拎着一把小青菜的妇人,指着老板说道:“你还做不做生意了,这把小青菜竟然要十钱,上面还有虫子啃完的地方,这么要价,心不痛嘛?”

老板硬着头皮大声喊道:“还我做不做生意?你自己掂量掂量,这是一把小青菜?足够三口人吃两顿的量,还嫌弃我卖得贵,十钱不少了。”

妇人自知理亏,仍不减气焰得再次砍起价来。

……

眼前的一切,有种回到溧阳镇的感觉,每逢白天,街道上的吵闹声连在泥土屋都能听见,热闹火气不减黑石镇,只是人没有这么多罢了。

处在人群中,有种归家之感。

惆怅的叹息一声,挤着人群有目的的走着。

像这种镇子,一般都会有书楼所在,书楼正是这趟的目的所在。

想要学习书中道理,唯有有书才可学。

书楼建在镇子上的学塾旁,也是整个镇子最安静的地方之一,书楼独一层,层高一丈半,顺着大门看向书楼内,耸立的书架高至屋顶,一看就属于书籍收藏颇丰之处。

毫不犹豫的走了进去,书楼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身穿白袍,一头鬓霜白发束成大丸子模样,插着一支玉簪,仰躺在卧椅上,闭着眼睛似乎熟睡。

试探性地小声问道:“老板,我要买书。”

老头睁开眼睛打量着眼前的陈玖凉,眼露精光,随后又沉着的说道:“自选,书皆五十钱,选好后便放在桌子上便可。”

说完后再次闭上眼睛,宛如瞌睡连天,瞬间睡去一般。

陈玖凉没多想,一排排看过去,寻找着儒家学说相关的书。

书楼内主儒道佛三教书最盛,却又是拿不上台面的杂文奇事,山湖游记并不像其他书楼那样,恨不得摆满整个书楼,毕竟是最受欢迎的一类,不管老人还是小孩,男人还是女人,皆是如此。

山河江湖快意恩仇,情爱绵绵纠缠不休。

故事虽好,却又害人颇深。

曾经见过一位女子不喜自家男人如书中男女主情爱浪漫,吵着闹着要分家,无可奈何,最终男人只好随了婆娘。

陈玖凉也喜看山湖游记,可却并不上心,看过一眼就当作闲暇时手头解闷趣事,乐过后,也就那样。

书楼藏书丰富,随意挑了五本儒家学说,三本佛经,两本道书,共五两银子。

“老板,共十本,这是五两银子。”,肉疼一番后,掏出五两放在桌子上,头也不回的离开书楼。

老头睁开眼睛看着离去的背影,眯起眼睛不知在想着什么,只见从怀中掏出一部破破烂烂的书,连个书封都没有,轻轻一甩,不知不觉的飞进陈玖凉衣袍胸口处,连当事人都感觉不到。

淡笑的哼了两声,再次闭眼睡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https://www.bqbwx.cc/79791_79791173/951434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