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湖剑夫子 > 第五十三章 大禹统东洲

第五十三章 大禹统东洲


离开承珑殿的陈玖凉,并未做何停留,乘上出宫马车径直离去,此前那处屋子也不再返回,说不定还会有一两个不怕死的蹲守在那,再回去跟送死毫无区别。

出宫后,不在心疼丁点银子,租赁一匹马车和买了一匹瞧着喜人的白马,出了京都城,骑着白马往南方走去。

陈玖凉从未正眼看过一次东洲地势图,并不知晓如何才能回到溧阳镇,只能先来到那片阻挠人的血龙林,如此才会寻得回到溧阳镇的路。

一行素白长衫,银白雪丝以破布绺系成马尾模样摇荡身后,再配上白马,终是有了少年走江湖模样,到未学做书中背剑的大剑客。

学过剑,才明白剑道为何,也明白自身浅薄的剑术,配不上剑客一称。

白马暮郎,武罡似侠,归游梦镇乡。

……

京都城,沭阳观。

回到道观的璟阳真人,神意苦涩,没能救下那位同道少年,委实可惜。

临观几位道长,所展现出的贪婪也是能够想象得到,常年被皇宫供在上位,哪能不心骄气躁,又哪还有一点道家气度。

回想起师傅疼爱座上其他数位师兄,何尝不也同样丢失祖师祖训。

呆坐庭院廊檐下,苦涩的叹息一声,他又如何能劝告师兄,若不是年轻气盛,惹怒师傅,沭阳观怎能落得如此。

收拾收拾身业家当,留下一纸信书,彻离沭阳观,做起云游四海的草根道士,帮帮贫苦百姓做做法事,替情窦初开的闺家姑娘算算姻缘,似乎也是不错的抉择。

当申滨来到沭阳观寻人时,已不见璟阳真人踪迹,观主手握那纸信书,面色阴沉,碎骂道:“怎得养了如此白眼狼。”

嘴上虽是谩骂,但是圣上旨意却疏忽不得,只能亲身随同进宫。

好在观主的道法也算精实,实打实的五品,比璟阳真人要高上一品,但面对皇帝眉心黑气,也只能做那压制之果。

观主跪伏在地诚惶的说道:“陛下,老夫实力并非通天,对眉心黑气也只能做暂且压制。黑气非三品不可除。”

他不敢撒谎,皇室强者众多,谁也不能确定有没有可看出眉心黑气之人,若是被发现谎骗,那是要掉脑袋的。

皇帝轻叹一口气,明白陈玖凉提给他的建议似乎是为了还情。

低语呢喃着:“三品不可除么?”

“你退下吧。”

观主如从阎王爷逃脱的小鬼,仓皇逃窜。

申滨担忧的问道:“陛下,是否请宋老出手?”

皇帝摇摇头,看着手中竹签叹息说道:“不必惊扰宋老,命运使然,逃不掉。就算这次躲避,也还会有下次。”

“这是老天爷容不下朕。”

申滨站在一旁,心中气愤不已,若不是他实力低下,定要问拳老天,问问为何要为难如此以民心系天下的一代君王。

休整半个多月的前阵军队,大禹将士发起最后绞杀之战,上头下令以最短的时间铲除联盟国,虽不知为何急切,但是作为大禹将士,领命便是职责所在。

迟迟未等到南域支援的联盟国,只能揭老底的反抗。

南域十三人也嗅到不同的意味,他们似乎被组织放弃,想不明白事由原委,又不敢彻离战场,组织的凶狠他们可不敢担待。

十三人带领整个联盟国军队冲阵,也只是负隅顽抗而已,大禹增援的铁骑,外加二十位与之抗衡的武夫,冲入敌军搅动敌将死伤大片。

大禹王朝此次的进攻势头远超以往,仅仅是将军接领的急迫军令。

血气翻腾,死伤无数。

骑马赶路的陈玖凉路过县镇时,也听说前线大禹军队的威势,在京都城居住过片段日子最直观的感觉也正是大禹的威猛,和对山上仙家的约束,这点连以往的武隆国,都毫无勇气如此。

大禹乃是东洲最强王朝,也并非口头言语,唯有真正见过才会明白什么叫做最强二字。

一统东洲,这场由大禹王朝主导发动的战争乃是最后通牒,最多五日,联盟国便会一蹦而溃。

可能早在联盟国发动战争时,从未想过大禹会如此强势,就算强,也不可能强到与多国联起,和南域的支援,可惜最终结果已然如此。

武隆、白岩的投诚,南域的临阵撤走,大禹王朝的强势进攻,从而解决发动数月的战争。

一统整个东洲的大禹,并未停下脚步,派遣强势军队,驻扎东洲边境,并整顿东洲。

多处香火庙宇建立镇守一方土地。

……

一袭白马路过一处村子,天地里种着即将收成的葫芦,心思转动的陈玖凉,逞着天黑夜色,割掉一个上葫歪斜的怪异葫芦,留下一两银子,心中无亏欠。

端详着葫芦爱不释手的把玩着,掏出葫芦内的瓤,撕下小块碎布,将葫芦仔包裹起来,日后江湖走累了,在自家院子内开垦片土地,种上葫芦,初夏生长得嫩葫芦,也能炒上一盘下酒菜,陪着师傅喝两杯,也是极好的。

将之前买来的高粱酒装进葫芦,系在腰间,满脸堆着开心极了的笑容。

马儿丁儿郎当的走着,肃晚秋风刮着光秃秃的树枝,带来了寒冬的刺骨。

外出行走江湖快要三年,踏上归途路,心中有种莫名的感慨。

江湖没能走上多大,也算是见多识广,回去跟老张头炫耀也会有话可讲,倒时耍弄一手拳头,怎说也要惊呆老张头。

此后凡是路过县镇时,都会多多少少买上些许当地特色,玩把戏的小千鹤,用今年新弹的棉花制作的棉衣,摸起来柔软舒适……

零零总总花了差不多五六两银子,给老张头买东西花的银子,心中毫不心疼,甚至觉得花得有些少,可又不能花的太多,不然引得镇子人眼红,恐怕要坏事的。

他还留在镇子不会怎样,一旦离去,就会兜不住银子。

这趟回去陈玖凉并不会停留许久,约莫着来年开春就要南下,上次走不过的林子,此次应能走得过。

马儿矫健,在立冬这天,便临近阻挠前行的血龙林,与以往进入林子时的位置有些偏差,好在影响深刻,能够记住初入时模样。

沿着林子边缘一路走去,走走停停。

陈玖凉需了解血龙林,等到来年开春渡林,心里也会有些底气。

偶尔会遇见一两位结队,且身着大禹特有盔甲的将兵巡查盘问,待到确认东洲人士后,才肯放任离去。

直到此时,陈玖凉明白,那场持续数月之久的战争,最终获胜的乃是大禹王朝。

心里似乎莫名的松了口气,毕竟真正见识过大禹王朝的优处,以如此大王朝统御整个东洲,或许也是东洲的福运。

日后东洲贫苦百姓不用在担心国破民难安,风调雨顺应也是必然。

不愁粮食吃,国家也安然,便是盛世之兆。

取出一上上吉竹签,写下“大禹统东洲,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盛世之兆。”,随后收进镯子方寸物内。

心中极好,耍了一手拳头,罡风阵阵,拳声炸响,许久未精进的道法也随之晋升为八品,占卜一术也加精深,寻着眼前蛛丝马迹,也能看出血龙林的不同寻常。

其内龙气足然,但都被等存在林子最深处,应是传说中的断龙山脉之下。

这些年无一人敢打起注意,想来是断龙山脉之内气运相关,若是道法在高深一些,说不定能看透一二。

属实是悟性太低,道法难以提升,升到八品却耗费如此之久的时间,还不知六品后,寻得下一部道书,是否还能晋升到五品、四品。

坐在马背上小声呢喃着:“也不知师傅究竟看中我什么,明明一个榆木脑袋,却要收为道家弟子。”

取出天命一书翻阅略作研究。

天命乃是道家占卜一道顶峰之术,道家分三十六-大神通,十二天道术,天命便是十二天道术其中之一。

修天命,需承天命,天命为何?

陈玖凉并不知晓,似乎命运一说与天命有些关系,至于是否正确,只能靠日后研究。

既然已经继承此书,便要对得起此书,已承天命,如何修天命,尽在术中一二言。

冥星辰,修轨途,道天则,悟命理……

今夜正为立冬之日,星空也还能用肉眼看清些许,盘坐广袤无垠地,闭目冥想星辰运行轨迹,试图从中找出规律。

悟定脑为星海,三时练气决晨三时所吸纳的紫阳之气,皆化颗颗星辰,悬于脑海,死气洋洋。

待到天际明亮时,脑海星辰唯有三颗,倒是脑袋似乎比以往灵光许多。

趁着骄阳初升时,抓进运转三时练气决,吸纳紫阳之气。

陈玖凉心中似乎有些明白三时练气练得都是什么气,晨三时为紫蕴意然,乃紫阳之气;中三时躁动炽热,乃赤阳之气;也三时冰凉清爽,乃霜寒之气。

至于都有何等功效,暂且还不熟知,目前紫阳之气似乎拥有让脑袋变灵光的功效,毕竟三颗星辰就已经灵光许多。

轻呼一口浊气,骑在马背上取出三五个粗粮馒头,边吃边继续寻路。


  https://www.bqbwx.cc/79791_79791173/950118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