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74章 诗佛?

第174章 诗佛?


“搞清楚这些定义之后,再回头看我们的很多深夜宇宙系列的人物,也许大家就能明白了。
  比如王阳明、苏轼、苏辙等等,他们的人生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
  像苏轼,晚年都还被流放儋州,不像王安石一样,安安稳稳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安享晚年,明明更加颠簸流离,为什么没有太多人认为苏轼的结局,也是一场悲剧呢?
  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我看来,定义历史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要看一个人的核心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主要矛盾有没有得到解决。
  王阳明一生追求‘道’之所在,所以求道就是王阳明的核心需求,他最终得道了,因此政治生涯是否完满,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苏轼也是一样,他明明有做宰相的机会,却是自己主动放弃,他更乐意去到地方任官,在湖光山色之中,摆上一方案桌,一边欣赏自然风光,一边为百姓做些实事,他最后也基本得偿所愿。
  苏辙呢?他的志向倒是和王安石有点类似,不过他步伐没那么大,而且在中枢的各个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极其踏实,最终如愿登上宰相之位,算是圆了自己的梦想,当然也不是悲剧。
  可王安石不一样。
  新法就是王安石生活的重心,是他的信条,是他一辈子都在践行的梦想。
  所以大家会对王安石最终变法失败,感到尤为惋惜,甚至会因此觉得王安石的人生,都充满了灰暗色彩。
  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说王安石人生中最大的理想——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却不能因此否认王安石一生个人所取得的成就。
  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我想,王安石也一样,明明是良法美意,为何走到最后,却会新法变恶法,完全扭曲了本意,导致群起而反对,最终变法以失败告终。
  弄清楚这个问题,也许是王安石带给后世人最大的教训与意义。
  虽然王安石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好心也许会办坏事,行政有一要义,即所行之事,必须要达到目的。
  你不能说我的出发点是对的,就能在过程里胡乱操作,若是因此导致他人的合法合理权益受到损害,那这个政策,也绝不能称得上一个‘善’字。
  任何一家公司的掌舵者尤其应该留心此问题。
  但抛开变法,仅观其人,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壮哉!”
  …………
  王安石的故事在电台节目里,至此告一段落了。
  但它在网友们的心目中,却远远没到落幕的阶段。
  关于王安石是非功过的争论,即便在节目播出后的好几天之后,依然在各大论坛上,争论不休。
  王安石这人是好是坏?他的功绩是功大于过还是瞎折腾?所谓新法到底是不是良法?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还有哪些提升空间等等。
  比起诗词文章,这些个现实主义的问题,更能激发人们的讨论和争吵欲望。
  其中最经典的一个话题就是——
  “王安石他懂个屁的新法,假如让我来,一二三四五六七……”
  在现实中我唯唯诺诺,在键盘上我叱咤风云!
  但热度算是给彻底地吵起来了,配合上一首《临江仙》,王安石的名字,也算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甚至那篇《伤仲永》,还得到了官方的认证,被搬上了央妈的节目之中,这也让新诞生的一个新群体——“荆公粉”,大为振奋。
  我,偶像,王安石,受封荆国公!
  你偶像什么身份地位?
  赢!
  目前为止,论官职,论实权,放眼整个深夜宇宙系列人物,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上宰执天下七年,几乎独断朝纲的王安石。
  在新法开启的头几年里,他真真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是权臣中的巅峰,一点不为过。
  这也让很多人看起了好戏,要说顾知书的深夜宇宙系列,真是稀奇古怪。
  总是喜欢搞内部分裂,什么诗仙粉,东坡粉、阳明粉、荆公粉等等,都自成一派,且攀比之风盛行。
  汤光远就是一枚坚定的诗仙粉,他喜欢一个历史人物的标准很简单直接——
  比我强,比我狂!
  强你还不能强在其他领域,必须得在我最擅长的领域里击败我,我才算服气。
  我汤光远强在哪里?写诗啊!
  谁说现代诗歌就不能叫诗?谁说三行情书就不叫书?
  论写诗才华,我只服气李白,没毛病吧?
  汤光远在网上和荆公粉“友好切磋”了一会儿,觉得没趣,于是也懒得吵了,就回家守在电脑前,等待着今晚的新节目上线——
  《深夜唱诗班》第二集!
  这个栏目秉承了“周更”的优良传统,除了首播选择了元旦零点上线外,其余的集数,都会固定在每周二的晚上10点播送。
  好呀,选得时间真好啊,8点《故事人生》,10点《深夜唱诗班》,十二点《深夜巷话》是吧?
  周二的晚上就属于你深夜宇宙的专属夜晚是吧?
  好好好!
  我喜欢!
  至于汤光远一个诗仙粉为什么会这么关注《深夜唱诗班》的第二集呢?
  因为在预热环节里,顾知书有透露过第二集的主题——
  《相思》!
  和第一集的《元日》一样,都是取自一首诗的名字。
  而这《相思》的作者,引起了汤光远的浓厚兴趣。
  准确来说,是此人的外号——“诗佛”!
  苏轼是“苏仙”,李白是“诗仙”,这又来个“诗佛”是吧?
  仙佛仙佛,在很多语境下,这两可是同等地位的存在!
  我倒要看看,诗仙未出,这诗佛又是何方神圣,有何本领!


  https://www.bqbwx.cc/40651_40651566/323230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