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第十五章 终成眷属

第十五章 终成眷属


6昱霖回到家,把淑娴的事告诉了父母。

        “霖儿,你说什么,淑娴回广州啦?“6太太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惊喜。

        “是啊,我今天在路上碰到她了,她以为我还在部队上呢,所以我们俩就一直没联系上。“

        “那她当年为什么突然从大学退学,离开上海,她父亲又为什么突然离职了呢?“6轶翔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是啊,当年是怎么回事啊,莫名其妙的就失踪了呢?“6太太也非常好奇。

        “她告诉我,当时她父亲得了重病,一位朋友建议他父亲去香港治病,所以,他们父女就办理了离职和退学手续,去香港治病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她当时没跟你说吗?“

        “她后来给我写过信,告诉我去向,可当时,我不是已经退伍了嘛,所以就没有收到。“

        “那她父亲现在怎么样,病治好了吗?“

        “已经好多了,不过还得好好休养。“

        “这就好,这就好。“

        “那她现在住哪儿呢?”6太太追问了一句。

        “她现在是越秀中学的国文老师。就住在文德路附近。”

        “既然淑娴已经来广州了,那你有什么打算?”6轶翔望了望儿子。

        “我想娶她为妻。”

        “淑娴同意了?”6太太急切地问道。

        “嗯。”昱霖点了点头,难掩内心的欣喜。

        “真的?”6太太喜出望外。

        “好,这么说来,我们6府有好事临门了。我6轶翔也算是开明的家长,像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类的繁文缛节也该摒弃,不过双方家长见个面,认个亲,还是很有必要的。霖儿,你什么时候请许教授来我家吃个饭,好给你和淑娴操办喜事?”

        “我明天就去请许伯伯过来。”

        “好,玉蓉,明天家里有贵客临门,你和耀叔还有阿cd做好准备,我待会儿去吩咐厨房,让他们烧几个有上海特色的菜,像四喜烤麸,白斩鸡,水晶虾仁,还有南翔小笼。”6太太喜上眉梢,已经开始筹划明日的晚宴。

        “如琴,你呀,一听说霖儿要娶亲了,瞧你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老爷,淑娴这女孩是我一眼就相中的,现在就要成为我们6家的儿媳妇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啊呀,真的是菩萨显灵了,让霖儿回了家,又让淑娴做我们6家的媳妇。玉蓉,明天一早你陪我去光孝寺还愿。”

        “好的,太太。”

        第二天傍晚时分,淑娴和许恒亮一起来到了6府。

        “许教授,近来无恙?”6轶翔一见许恒亮便连忙抱拳作揖。

        “无恙无恙,6兄声如洪钟,身姿矫健,令人称羡哪。”许恒亮回礼致意。

        “哪里哪里,许兄,请。”

        “请,6兄。”

        许恒亮和淑娴走进餐厅,餐桌上早已摆放好了琳琅满目的菜肴。

        “6兄,真是叨扰了。”

        “哪里哪里,您是我6某人景仰的大学教授,您能亲临府上,真是蓬荜生辉啊。”

        “小女的婚事一直是老朽的牵挂,如今能亲眼看到她有一个好的归宿,老朽也就无憾了。”

        “现在世风日下,能有像淑娴那样知书达理,温柔敦厚的女子可是少之甚少喽。这全仗您教女有方啊。”

        “过誉了,过誉了,倒是贵公子一表人才,器宇不凡啊!小小年纪就能上战场领兵打仗,痛击日寇,真是年少有为,将来必成大器。”

        “过奖了,过奖了。”

        “你们可别光顾着说话,菜都要凉了。”6太太连忙招呼客人用膳。

        “对对对,我们边吃边谈。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干一杯!”

        “干杯!”

        6昱霖边喝酒边瞄着身边羞答答的淑娴。然后在桌子底下悄悄地握住淑娴的手,满脸洋溢着幸福感。

        “内子听说许兄今天要来,特意吩咐厨房做了几个上海菜。您来尝尝这几个上海本帮菜做得地道不地道?”

        许恒亮夹起一块白斩鸡,放入口中,边嚼边点头:“嗯,不错,不错,很正宗。让夫人受累了。”

        “不累,不累,我也就动动嘴皮子而已。我们家的厨娘做菜很不错的,淑娴嫁过来啊,准保她吃得惯。“

        “6太太真是想的周到。“

        “应该的嘛,那许先生,你看,霖儿和淑娴的婚事该怎么操办,你们女方有什么具体要求?”

        “我们没什么特别要求,一切悉听尊便。”

        “那好,许先生请放心,淑娴嫁到我家,我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6太太客气了,小女今后若有不到之处,还请6兄和夫人指正。”

        “我听说淑娴有个孪生姐姐,她今天怎么没来?”6太太好奇地问道

        “淑妍近来得了肺病,怕传染,所以一直在家静养。”

        “哦,那请大夫瞧过病了吗?”6轶翔关切地问了一句。

        “瞧过了,已无大碍。“

        “这就好,广州的气候比较温润,适合养病。许兄,那这样吧,我叫人挑个黄道吉日,我们就着手安排他们的婚事。“

        “好好好,我没意见。“

        “这真是太好了,老爷,我们家好长时间不这么热闹了。这次可得好好操办操办。”

        “我明天就叫轶翶和昱霆去安排张罗。“

        饭后,6太太特意把淑娴叫到房中。

        “淑娴,你过来,我有样东西要给你。”

        6太太说着,从饰盒里取出一只洁白无瑕的玉镯。

        “淑娴,这只玉镯是当初我婆婆给我的,这可是上等的和田羊脂玉,是6家的祖上留下来的,我婆婆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把这玉镯留给孙媳妇。今天,我就交给你了。来,我给你戴上。”

        6太太把玉镯戴在淑娴白皙的手腕上。

        淑娴娇嗔地叫了6太太一声:“妈,谢谢你。”

        选了一个黄道吉日,6府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6府门前张灯结彩,鞭炮声声,宾客如云,人头攒动。凡是广州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6府贺喜。6轶翔穿着一袭绛紫色绸缎长衫,外套一件黑色团花马褂,在大门口笑脸相迎,点头作揖,招呼着来宾。

        “6老板,大喜啊,恭喜恭喜。”

        “多谢光临。”

        “6老板,祝你生意兴隆,儿孙满堂。”

        “托你吉言,里边请。”

        “6老板,你真是锦上添花呀,6公子是一表人才,新娘子也一定是光彩照人,明年,你就能抱个大胖孙子啰。”

        “托福,托福,里边请。”

        ……

        6太太梳着元宝髻式,身着一件玫红色绣花丝绒旗袍,在客厅内穿梭着,招呼着女宾。

        “6太太,恭喜啊,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功夫,昱霖都成亲了。”

        “可不是,我现在还记得当初喝昱霖满月酒的情景。没想到,一转眼,昱霖都已经是二十好几的靓仔了。”

        “这么说,我们都老了。”

        “6太太,你可一点也不老,我们几个姐妹中,就数你最绰约多姿,雍容华贵。”

        “王太太,瞧你这张嘴呀,真不知涂了多少蜜喔。”6太太假装要去捏王太太的脸。

        “6太太,你看你,嫁个老公这么厉害,不仅富甲一方,在广州商界举足轻重,而且还生了这么个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佳公子,将来还是这6氏集团的继承人。你说你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

        “这都是人家前世修来的福,你是羡慕不来的。顾太太。”王太太和顾太太一唱一和,说的肖如琴心花怒放。

        在6府的草坪上,一支西洋乐队正在演奏乐曲,嘉宾们正在静候这场婚礼。

        “婚礼正式开始。“一位鹤童颜的司仪中气十足地宣布婚礼开始。

        随着《婚礼进行曲》的优美琴声,一对璧人手挽手在嘉宾的簇拥下走向前台。身穿黑色西服,系着红色领结的6昱霖显得英俊潇洒,成熟稳重。而身旁的许淑娴则身穿白色婚纱,显得格外娇媚袅娜,冰清玉洁。

        在司仪的主持下,双方交换了戒指,喝了交杯酒。那气氛,那感觉就像是童话中的王子与公主终于能够地久天长在一起了。

        6轶翔夫妇和许恒亮教授以及所有在场宾客则坐在下面见证了这一幕。

        “我宣布,从今天起,6昱霖先生和许淑娴小姐正式结为夫妇。”

        6昱霖亲吻着许淑娴。

        大家鼓掌祝贺这对新人。

        是夜,二楼昱霖的房间里还亮着灯光,昱霖坐在床上,淑娴偎依在昱霖的怀里。

        “淑娴,你真的是我命中的贵人,有了你,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也是。不过,昱霖,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们可不能沉迷在卿卿我我之中。”

        “这我知道,最近上级有什么新的指示吗?”

        “今年上半年周副主席和张学良在延安举行了联合抗日会谈,共产党又向国民党政府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最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致书蒋介石,促其当即立断,化敌为友,共同抗日。这一系列举措动摇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估计接下来会有大动作。”

        “是啊,校长的这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得人心啊,说什么‘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的处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决策真是误国啊!”

        “所以,我们要密切注意事态的变化,先组织起一些广州各大学的学生运动,而后再组织工人,商会,文化界,新闻界等各行各业各界人士,包括妇女儿童,宣传抗日,形成真正的抗日统一战线。“

        “好,终于又可以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了。“


  https://www.bqbwx.cc/29_29619/93675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