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无敌小农夫 > 第22章儿时的记忆

第22章儿时的记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book.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听说美女镇长来吴凡二叔家吃饭了,不少村民跑过来看热闹,美女镇长也表现得很亲民,与乡亲们相谈甚欢。

        村子里来了几个妇人帮着二婶洗菜做饭,村长和二叔则在院子的大核桃树下摆了两张八仙桌,镇上来的人不少,还请来了村里得高望重的宿老。

        大热天的中午,大家坐在树荫下,依旧感觉到凉爽。

        而吴凡则是切了冰镇在井里的西瓜,让大伙们敞开吃,现场是一片其乐融融的场景。

        吴凡的二婶是江浙沿海一带的,嫁到川中二十余年,不仅原来的浙菜,现在川菜也做很有水准。

        二婶让二叔去河边用水网捕了些河虾,她要给远到而来的镇长做一道江浙的名菜——龙井虾仁。

        这道江南名菜的做法是:用清新碧绿的龙井绿茶与鲜嫩的西湖活虾仁放在一起制备,这儿没有龙井绿茶,就用自家茶山上的嫩茶代替,味道相差不大;吴家村离西湖太远,只能用清江里的小河虾。

        特别之处在于,鲜嫩洁白的虾肉里渗透出绿茶特有的茶香味,茶的风味与虾的鲜味完好交融在一起,甘甜可口,让人难以忘怀。

        说起来这龙井虾仁还是大有来头。

        据传乾隆曾经多次下江南私访,一次到钱塘茶农家喝到了龙井新茶,觉得这茶清香可口,偷偷抓了一些茶叶回去。

        在钱塘城里一家餐馆用餐的时候,叫店里的伙计用这茶叶泡茶。

        店里伙计很机灵,看到了乾隆里面藏着的龙袍露出一角,立即告诉店主。

        店主正在烹饪虾仁,惊慌之中将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成葱撒到了锅中。但没有想到阴错阳差,这出了错的茶叶虾仁色泽清丽,风味独特。

        结果,乾隆吃了,大声称好,从此这道菜就留传了下来。

        这道龙井虾仁制作工序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想将这道菜做出特色来,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二婶很用心的在做这一道菜,力争要让客人吃得满意。

        这是二婶的拿手好菜,每次都会得到大家的称赞。这盘菜的虾仁颜色慢慢的变成淡粉翠绿,可见在翻炒的过程中,所有的虾仁受热非常的均匀,从外观上来看,色泽达到了完美的状态。

        当然味道那也是极好的,虾仁的鲜味与嫩茶的清香融合得完美无缺,其它的调料也控制得极其完美,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至于那条倒霉的大甲鱼,则是清炖。甲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可是除了做汤外,也没有太多的菜式。

        吴凡他们抓到的大青鱼,则是用花刀处理后,拍干粉炸熟,淋上调和好的番茄酱汁,做成了松鼠鱼。看看其它菜差不多了,二婶又做了一道糖醋鲤鱼,这是大江南北都比较喜欢的菜肴,做好它却不那么容易。

        糖醋鲤鱼的上色主要是通过糖醋的焦化来完成的,这就需要对这个焦化过程进行很精细地控制。焦化做得不够,色泽便会太淡。焦化过了,色泽变暗,另外也会增加了焦化的苦味,严重影响鱼的风味。二婶做出来的这道糖醋鲤鱼,色泽淡红,酱汁清亮,鲜香诱人。

        其它的主菜,红烧肉,辣子鸡,梅菜扣肉,砣子肉,酸菜鱼,还有水煮牛肉。凉菜类的脆皮鸭,红油猪耳朵,凉拌猪拱嘴,还有一盘凉拌折耳根。

        折耳根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那是川中当地的一种野菜,味道极佳。

        这是几道主菜,小菜主要是农家蔬菜,再加上两个野菜,色香味俱全,摆满了八仙桌。

        “哇,阿姨你的手艺太棒了,不开家饭店真是太可惜喽!这个虾仁真好吃……你们也吃呀,别光看我吃嘛,大家一起动手,才有滋味。”

        面对美食,谢思思一点也没有镇长的架子,和普通女子没什么区别,不过她挺有主人家气势,不时招呼大家吃饭。

        毕竟她的地位在那搁着呢,她不主动开口,一些人还真放不开。

        女镇长的到来,给村子里增添了不少的谈资,大多集中在她那让无数人惊艳的美貌上,对于她的工作没几人看好。

        不过,吴凡从她口中得知,政府鼓励大家流转土地,集中在一起,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她还给吴凡讲解了流转土地的一些注意事项,还有政府的种种补贴。

        用过午餐,与大家闲聊一会,女镇长不得不告辞而去。

        送走女镇长后,给二叔二婶打了个招呼,吴凡领着小狗到村子后边的山里转转。

        小黑走走停停,不时在路边的草丛,灌木旁停下留下自己印记,像是在圈地盘。

        它对新的环境适应得很好,犹如旅游观光一般,淡然懒散。吴凡几次因此停下来,最后看这样不行,一把把这小家伙抱起,不然就像这般走的,一下午全陪小黑欣赏景色了。

        吴家村在大山脚下,附近的小坡山也有大大小小七八座,可惜这些十多年大部分都已经被人工开发,种了不少的松树和竹子。只不过,这些年一直任由它们生长,没人管理过。

        沿着老屋旁的桃林前进,面前是有些杂乱的山岭,远远看过去,连绵不绝的,越远越是深邃。

        吴凡寻着记忆的中路线上山,可惜曾经的小路如今已经荒草,藤蔓密布了。

        吴凡拿了根棍子,一边走一边拍打草地,还要注意草丛藤蔓处的动静。夏天,正是蛇虫鼠蚁活跃的时节,尤其是草丛中,不时有稀稀拉拉的声音,不得不小心。

        小时候,吴凡一伙人最是喜欢来这里,夏天这里有不少的野果子,每个人都吃得肚子圆滚滚的。那时候可没如今零食种类繁多,吃的玩的,全是纯天然的。

        现在即使是农村的小娃娃,大人也不敢让他们进山。不说毒蛇野兽,光是藤蔓荆刺,凌乱横长的树枝,稍不注意,就有会受伤。

        吴凡小时候不算最为调皮的,可这也是小伤口不断,伤的最重的一次,学别人上树摘桑葚,不小心抓到土蛇,吓了一惊,摔断胳膊。

        说起来小时候大大小小的伤疤,有些记忆深刻,有些则已经淡忘了。而如今的大人们都把自己的孩子都当着瓷娃娃,不愿他们受一丁点伤。

        吴凡转到村子后面的山腰,离村子越走来越远。小黑太小了,肥滚滚的跑不动,吴凡一把抓起它,扔进空间。

        从空间里拿出大砍刀,继续迈步向前。山路越加的难走,可能很长时间没人上过上了。这条山路满是荒草,吴凡时不时停下来清理一些,没办法,藤蔓刺条密布,自己也走得很艰难。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qubook.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https://www.bqbwx.cc/16_16741/4639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