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龙锁星海 > 第60章 精神烙印

第60章 精神烙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book.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的确,影舞的身体可以算是死亡了,在她刚刚晋级成功还没来得及稳定自己的修为时就遭遇到了冲击而死亡了!

        只差那么一点点,影舞若是有时间一旦将修为和紊乱的精神力稳定下来,她就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实质化来保护住自己了。

        不过,在阴差阳错中,出现了一个以往从未出现过的情况,那就是她的躯体虽然死亡了,但是她的精神力却被暂时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形成了一个精神烙印!

        这个精神烙印就好比是她灵魂一样的存在,只不过没有生物载体对这个精神烙印进行寄托的话,也慢慢的会消散的。

        因此,“影舞”才会使用精神力呼唤目前补给港里唯一的、也是就近的幸存者龙天阳过来。

        通过精神沟通,很快的龙天阳就知道了“影舞”的目的:

        影舞是想借助龙天阳的精神海(反正人类没有科学的找到大脑里哪里是精神海)暂时寄托,等找到合适的蝶人或者其它载体后,影舞就会将这个精神烙印送给她,帮助和成就她尽快的进阶顶级精神师。

        这样一来虽然自己的意识终究会消失,但至少自己在人世间的印记算是保留了下来,所有游历于宇宙中的蝶人都会拜“影舞”为女王,这样一来自己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对此龙天阳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因为他知道对方暂时借助自己为载体不但自己是没有坏处,相反还会锤炼自己的精神力,双方互利互惠。

        在答应影舞的请求后,龙天阳感到自己的大脑中好像多了一点什么,最明显的感到自己的脑海里好像多了一个思想,能够跟她说话。

        然后自己感到精神很好,没有了一点疲惫之类的感觉,甚至之前看到补给港的战友们牺牲了这么多而伤感的情绪都减缓了许多。

        至于影舞则有了龙天阳精神海的滋养,损耗速度降低了许多,不过为了尽可能少的减少精神烙印的消耗,一般情况下她还是会处于休眠中,很少出来交流。

        就在龙天阳准备离开这里时,无意中他发现到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增强了许多……不用眼睛看都能够知道附近一定范围内的一切事物,很奇妙的感觉!

        “呵呵,这么快就见效了?好神奇!特么的就和小说中描述的一样嘛,真爽,嘿嘿,多试试这种感觉!”

        高兴中的龙天阳就像小孩子得到了新玩具一样,乐此不疲的试着对周围进行着感知:龙天阳发现对周围前前后后几米的范围内就像有无数双眼睛、耳朵在看在听一样,知道的一清二楚……

        若是集中意念对一个方向进行感知的话,距离可以达到二十多米,哪怕隔着墙,也能知道对面有些什么,只是隔的有东西的话,感知距离会缩短,效果会减弱.

        对于这种现象。龙天阳很贴切的给感知了取了一个笑称:“古老的无线WIFI”!

        对于感知的距离,龙天阳已经很满意了,而且他知道若是精神力继续增加,这种感知距离还会延长,所以不用着急,总的来说自己的运气真好,有了影舞的这个精神烙印大BUG的存在,自己的精神力就等着刷刷刷的往上蹿吧……

        突然,龙天阳记起了一件事情:

        “之前不是放在基地的保险库里还有一个储物手环么!老爷我现在精神能力这么强了,是不是可以去试试?”

        想到这里,龙天阳心痒难耐的一刻也待不下去了,立即往补给港的常备的中型迁跃虫洞舱走去。

        因为急着要离开,补给港的探索就先暂停了,接下来的工作交代给“女娲”自行处理就行了,反正“女娲”也几乎接管了补给港的大部份区域,只等中央信息区维护好了后,“女娲”取代了中央智脑,整理补给港就等于是龙天阳的了。

        所以,龙天阳在交代“女娲”尽可能的搜寻看看还有没有幸存者,同时指示“女娲”调集物资对1号基地展开全面的建设,争取两天内建设完成。

        就这样,龙天阳带着一个蝶人的精神烙印来到了补给港的常备的中型迁跃虫洞舱,将迁跃频率接驳到前进基地的小型虫洞……随后,出现在了1号基地。

        3

        唐家寨往北边的山上走大约三公里的距离,有一个天然的溶洞,这个溶洞的洞口虽然不大,只有十来米高,但是却很深,有一公里多深。

        这个溶洞口附近几乎没有大一些的植物,就连灌木丛都在二十米以外,而二十米内只有低洼处的一些石壁上生长的有一些台藓,这些苔藓都大部份都生长的无精打采的,颜色几乎都以黄色为主,一大片黄色之间才透出那么几丝绿色。

        连植物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动物些就更少有到这个洞里去的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一个字:

        “冷”!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有很多,而此洞可算是其中的一个杰作,人们根据这个溶洞的特点为它起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寒冰洞”。

        虽然寒冰洞洞口附近的温度已经很冷了,但是若要与洞内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

        此洞大体上是一条主洞曲曲折折的通到最里面,地势也是先往上斜斜的走个大约五六百米再慢慢的越走越低,直至通向最下边的一处尽头。

        人们为了便于区分理解,就以洞内地势最高处为分界点,将通向洞口的这一段称为外洞,通向洞内的那一段称为内洞,而最里面的一小段称为洞底。

        整个寒冰洞在去往洞底的途中还有五个大一些的岔洞和很多的小岔洞。

        大一些的岔洞也都不算深,远的有一百多米,近的只有十来米,而且这五个大的岔洞的里面几乎每个都有一个空间,而且很有意思:

        最靠近外面的两个岔洞里面都各有一个水谭,每个水谭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冷!极度的冷!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qubook.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https://www.bqbwx.cc/10_10348/36263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