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在年代文里摆路边摊 > 第11章 吃个年糕

第11章 吃个年糕


放假前风池在电视上看到了陈路,陈路被评为纳税大户,政府正为他发奖章,送红花,通过电视直播鼓励广大市民朋友依法纳税。

        本来也邀请了风池,不过风池拒绝了,工作人员看他还是个孩子,又父母双亡就没怎么为难他。

        表彰大会一结束,陈路就火急火燎的找到风池:“小池,出事了,我们要供不上货了!”

        “怎么回事?”

        “那什么,找我加盟的人太多,之前没注意,昨天你大伯母和我说年糕要供不上了。”陈路很焦急。

        “现在需求量这么大吗?”风池很疑惑,就算现在快要过年了,大家对年糕的供货量加大,加盟店也增多,但也不至于供应不上吧。

        “年糕不比鸡,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还有肉鸡场,但年糕加工的工序很繁琐,附近村民们的年糕品质参差不齐,年末了,原本切年糕的工人也要回家,还涨价,所以就、、、、、、。”

        风池听懂了,简单来讲就是他们供货方成本高,出产率低,而需求量又大所造成的矛盾,这个问题吧,说好解决也好解决,不好解决也确实难解决。

        摆在面前的路有几条:首先涨价控制货物数量,但涨到什么价位合适却不好说,太贵了顾客就不买了,不贵但供不上货,不说顾客,自己都能做关门。

        其次,提高出产率。做年糕的工序在那儿摆着,再快也没有办法,那就只能加大数量,加大数量的话人工成本也上去了,那只能靠机器,机器倒是可以找陈青石一起研究,抛开资金不算,研究有时间成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再说了有了机器得找专业人员来操作吧。

        所以说哪哪都是问题啊。

        风池头都大了,也难怪陈路焦虑的不行。

        不然换新品种吧,店里不卖年糕了。但是想想不管换成什么,都会面临这些问题,只要由别人供货,他们都处于被动的局面,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比如现在卖的最好的炸鸡,众所周知,养鸡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鸡瘟,简直无法想象。

        不行,不能这么乌鸦嘴,风池给自己一巴掌。

        这举动把旁边的陈路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拉住风池:“小池,不至于,真的不至于,想开点,大不了我们就不干了,现在赚得钱也够我们这一辈了。”

        “陈陆哥,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被人卡脖子,决定了,我们自己做原材料吧。”

        “对嘛,我们要淡定。”陈路还在安慰风池,听到风池的话一脸懵逼:“啊~啊?我什么时候说了,我们不是在说要想得开吗?”

        “都一样,我们去找青石哥吧。”

        “这哪一样了?”陈路很不理解,但还是跟着风池去找陈青石,不过这次他学聪明了,去之前打了个电话。

        对,就是他腰上别着的大哥大,风池每次看着都担心大哥大会把陈路的裤腰带扯下去,特别是陈路接通的时候还专门加大了音量,过路的人都羡慕的看着陈路。

        陈路感觉更好了,风池在旁边简直尴尬癌都要犯了,每当这个时候,他都想说不认识身边这个人。

        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了正在做实验的陈青石,旁边拿着笔记录的是他的学生,风池是第一次看见工作中的陈青石,不得不说,认真工作的男人很有魅力,他们手下的机器更有魅力。

        风池想他大学就该学机械,机械这么迷人,关键是他想要什么就能自己造什么,谁也别想从他这里赚到一分不该赚得钱。

        怀抱着这样的雄心壮志,风池在和陈青石沟通时理想拉满,表示想要直接制作一个车间,专门用来做年糕,而且他还想参与这个过程。

        陈青石瞬间感受到了如山的压力:“这个,可能有点难。”

        “有困难才有动力,我们不能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我们只能解决问题。”风池不怕困难,他只怕被人赚走他的钱。

        “他以前好像不是这样的。”陈青石实在没绷住,拉过陈路说着悄悄话。

        “我那也不知道,就刚刚突然就成这样了。”陈路木着脸,他到现在都没搞明白事情究竟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样的。

        “青石哥,择日不如撞日,我们现在就来立项吧,早点研制出来,早点投入市场,你还可以让你的学生一起来。”

        陈青石看到周围的学生眼里透出的渴望,也没废话,拿出纸笔开始写计划。

        风池在学习之余,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陈青石的实验室,很累,累的他天天沾床就睡,黑圆圈一天比一天重,但很充实。

        寒假开始的第一周,他们终于研究成功,一个简易版本的年糕生产车间造好了,地址就在陈路老家,他把老家旁边的房子买了下来作为车间,收拾好后,就把机器搬了过来。

        陈青石带领着学生和风池在车间第一次生产年糕的时候,满村的人都过来围观,在大家的期待中,年糕从打米开始到最后蒸煮定型,一共花费了整整2天的时间。

        “这就好了,比家里自己做快多了,还不怎么磨人,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哈。”

        “就是,那我们以后能不能请他们做年糕啊,轻松些。”

        村民们议论纷纷,村长直接找到陈路,问需不需要工人,让他多照顾照顾本村人。

        陈路回到说如果需要的话肯定是优先本村人的。

        当然,村长也承诺如果在村里建厂肯定会有优惠政策等等。

        一番交锋,双方都很满意。

        风池心里面只有一个念头:现在年糕不怕断供了,趁过年可以好好赚上一笔。

        不过后续肯定还是要承包土地自己种地才安心。

        风池回到家,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从晚上8点直接睡到了早上11点,起床就发现爷爷奶奶在收拾行李。

        “怎么在收拾行李啊,爷爷?”

        “要回老家了,现在已经不早了,早点回家还得搞卫生呢。”爷爷叼着烟杆,手上动作不停。

        风池完全没想到这茬,时间过得可真快,都要过年了,这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新年呢,风池想到这里,也开始期待起来。

        可惜上天注定不让他过得太顺利了。

        在离坐上回老家车的前一天,车路又上门了!

        见到陈路,风池本来还很开心,以为他是来送钱的。

        事实上,陈路确实是来送钱的,就是这段时间的分红,等风池看完账本递给大伯母看的时候,陈路就在旁边开始哭。

        大伯母一下没接住,手里的账本掉到了地上。

        风池看陈路这个状况就头疼:“你先别这样,发生什么事了?”

        “没,我就是感动,我们这大半年实在太不容易了,现在赚了钱,过几天回去上坟的时候我就是荣归故里了,没想到我这么年轻就做到了,我感动啊。”

        “确实,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我一个农民居然也能赚这么多钱,才不过大半年的时间。”大伯父也很感慨。

        “这都是小池带来的。”大伯母一直都能找到重点。

        “是啊是啊,能遇到小池和你们一家是我最大的幸运。”陈路跟上:“小池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人,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

        风池虽然也很感动,夸奖的话也让他很开心,但他还没有飘飘然:“肯定是发生什么事了吧!”

        陈路抓抓脑袋,笑了笑:“都是小事,已经解决了。”

        “说说吧,不然我们回老家了都不安生,就怕出什么事。”

        “真不是什么大事。”陈路说的很随意:“那个潘老二,你还记得吗?”

        “谁?”

        “不重要。”

        “我记得。”风艳梅插话:“就那谁,巷子那个。”

        “哦,他呀。”风池想起来了。

        “对,艳梅妹妹威武。”陈路朝风艳梅比了个大拇指:“他不知从哪儿听说我们现在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了,就去向工商局举报我们。”

        “没事吧?”风池担心的看向陈路。

        果然,有的人就像阴沟里的老鼠,按不死它就会时不时的出来恶心人。

        “那当然没问题了,你陈路哥是什么人,再说了,我们可是纳税大户,依法纳税从不逾期,生产环节也是很干净的,幸好你之前提醒过,不然还真让那孙子抓住把柄了。”

        “以后一定要更注意,最好形成制度,保证每天有记录,年后,大伯母腌制鸡肉也可以像年糕那样做一个车间,这样更规范。”

        “我知道,回去一定找个专业的人来做这个事。”陈路谈到正事时态度很认真,不过认真不过三秒:“你们回去一定记得给我带特产哦”

        “应该的,应该的,我们老家的特产可多了、、、、、、”说到家乡特产,爷爷奶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

        “叮铃~”

        陈路的大哥大响了。

        “喂,你好。”

        “什么,政府找我喝茶?好好好,就来。”

        挂了电话,风池很担心,劝说陈路:“要不暂时所有生意先暂停吧,好好过完年了再说。”


  https://www.bqbwx.cc/10119_10119950/291420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